前端編輯

管理員身份可於登入後,進行網站的前端管理。

2017年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STS)年會個人投稿錄取名單

  1. Joel Stocker: Research article writing in the production of scientific authority in Taiwan nursing
  2. 于成(世新大學/傳播博士學位學程博士生):從紙質地圖到手機地圖技術現象學視角下的媒介演化
  3. 方芗、涂炯(廣東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医患关系治理下多角色参与研究G市一所三甲医院的田野调查为例
  4. 王志弘、黃若慈(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馴服人或馴服物?台北市自來水生飲計畫的面子工程與技術展演
  5. 田瑞芸、李威霆(國立聯合大學資訊與社會研究所) —手機成癮者的人格特質、自我效能、負面反應及正面效用之探討
  6. 刘益东(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魔戒困境人类进入小人物可以犯大错误的时代
  7. 何函育、王志弘(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地底不確定性與彈性網絡化台北市衛生下水道工程的技術實作
  8. 吳美瑤(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西方科學知識對近代中國科學教育發展的影響論溝通媒介的使用如何影響科學知識的傳播
  9. 吳嘉苓、謝新誼:減胎政治的台日比較畫界工作與專業權力
  10. 呂佩穎:十九世紀福爾摩沙醫學教育溯源打狗慕德醫院及其附設醫學校
  11. 李梅君(UC Davis 人類學博士候選人):「開放」的技術鍵盤與iPad的政治生命
  12. 杜文苓、謝蓓宜、蔡馥宇:核廢何從?台灣公民社會對核廢處理問題之思索
  13. 沈于方:戰後台灣的智力測驗發展與社會關係
  14. 房思宏(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從適當科技走向大型科技系統從台灣的離岸風電計劃反思再生能源發展
  15. 林文源:拓展中醫知識空間:當代台灣中醫實作者對中西醫關係的理解
  16. 林育辰(國立清華大學/歷史所博士生):現代算命師是如何預測未來的?行動者網絡理論的一個解釋
  17. 林美娟、王志弘(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數位治理與治理數位台灣電子化政府的發展與困局
  18. 林崇熙:從科技物到文化物
  19. 林淑鈴:食物、藥物或毒物?由醃漬物談起
  20. 林淑鈴、陳美伶:神豬作為一種禮物與人群認同的憑藉
  21. 林慧婷(世新大學傳播博士學位學程):行動者網絡理論應用於社交媒體身份代理之研究 FacebookFacebook FacebookFacebookFacebook 的個人與群體身份代理為例
  22. 洪文玲:東亞工程災難與社會影響力比較
  23. 洪文玲、王治平、唐文慧:性別、技術與災難旗津25淑女為何喪生?
  24. 苗延威:日治時期台灣草帽的全球時尚性
  25. 范代希:是糖還是藥順勢小糖球在台灣
  26. 倪世傑(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行政助理):人工智能中的情感因素:以AI性伴侶以及AI武器產業為例
  27. 徐錢立(世新大學傳播博士學位學程)民謠歌曲的「大眾化」一種行動者網絡的觀點
  28. 翁裕峰公眾參與的奈米科技風險溝通:桌遊在K-12大學與公眾之設計與發展
  29. 高璐(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食物、政府与科学家英国科学的社会责任协会与英国食品政策研究
  30. 康靜宜(高雄醫學大學語言與文化中心專案教師):燈燭運用的人文意象探討
  31. 張芷瑄、彭秉權、陳斐卿(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所):以行動者網絡理論探析一對一數位學習空間實踐的困境
  32. 張育齊、張淑卿:嚼食檳榔跟口腔癌關係之知識建構
  33. 張晏晏、呂宗學:由國際疾病分類修訂談人與物互動的改變
  34. 張鐵懷(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彭秉權、陳斐卿:從將軍變成小兵?初探數位教室中物質性對主體性所造成的影響
  35. 許甘霖、陳曉華:(不)與污染物共存學童健康、土地徵收與發展的生命政治策略
  36. 許宏彬:被遺忘的本業:小鎮醫生吳新榮的醫業、往診與開業術
  37. 許薔(世新大學傳播博士學程博士生):孔恩與SSK思想之異同
  38. 陳玉雲(東吳大學英文系兼任講師):人(科技)物之糾葛及其社會效應以精神分析視角檢視科技「創新舊」的進展
  39. 陳斐卿、張芷瑄、彭秉權(中央大學/師資培育中心):數位學習平台裡的計數設計一個踐履性的觀點
  40. 陳嘉新:黑白卡片、彩色想像一個在地神經文化的考察
  41. 陳曉華、許甘霖:台灣戰後性病防治的生命政治
  42. 陳薇真:那些沒有人愛的性變態們變裝癖(transvestite)的系譜學與強制治療
  43. 陸希(世新大學傳播博士學位學程博士生):「我要了解自己的身體」女性健康App與她們的健康素養
  44. 陸希(世新大學傳播博士學位學程博士生):從技術現象學出發探究「機器人寫新聞」之趨勢
  45. 傅大為:維根斯坦與SSK
  46. 彭秉權(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專案助理教授):重新發現教科「書」從物質文化看教科書的潛在課程
  47. 曾凡慈:疾病爭議與健康運動:以對過動症的爭論為例
  48. 黃振家:戀物的醫療化政治:權力、慾望與自我敘述
  49. 黃書緯(台灣大學無邊界大學計畫辦公室):從烏魚到下雜魚蚵寮漁村經濟活動與社會網絡的重組
  50. 黃靖嵐(京都大學農學研究科生物資源經濟學專攻客座訪問研究員):霜降牛肉神話之生成育種、等級、口感的技術社會圖譜
  51. 楊翎:我吃故我在博物館食物展演的實踐與意義
  52. 楊智元(Lancaster University, UK):缺電的製造「發展」的社會技術想像與「務實」的規劃合理性
  53. 廖素禎:供過於求是食物還是廢棄物?
  54. 劉又綺、鍾和村:是寶貝還是怪物?台灣寶可夢手機遊戲熱潮與消費現象
  55. 劉如意(台灣大學/城鄉與建築研究所博士生):台灣風力發電機發展史
  56. 賴品妤不能自閉探討自閉症在台灣醫療與兒童成長的文化影響
  57. 鍾和村、劉又綺:虛擬實境裝置運用在自閉症者社會技巧訓練之初探
  58. 鍾昕華(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ASMR網路社群與其社會意義初探
  59. 簡妤儒:治理抗生素法律、專業與商業多重力量拉扯下的產業獸醫
  60. 羅尹悅、黃俊儒:參與或不參與臺灣科學家們如何界定自己和公眾的關係?

Go to top